期刊信息
刊名: 国际观察
International Review
主办:  上海外国语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5-4812
CN:   31-1642/D
邮发代号: 4-574
复合影响因子: 0.905
综合影响因子: 0.34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观察
曾用刊名:苏联问题参考资料 & 苏联研究
创刊时间:198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

上外新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外新闻 >

只问耕耘 | 上外学者汤蓓:洞见疫情,关照现实

发布时间:2020-04-10 14:01:00

编者按:她在疫情期间敏锐观察,笔耕不辍,发表深刻见解;她亲赴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向西方学者介绍中国抗疫的努力;她坚持对生命的关怀,广博涉猎,严谨治学,学术硕果颇丰;她将国家现实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广受学生喜爱……今天,我们带你走近上海市“晨光学者”、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师汤蓓。

洞见:笔耕不辍的疫情 “观察者” 

参加慕安会、近十篇评论文章、在三家权威媒体发表英文评论文章、网上直播讲座、接受采访……疫情期间,汤蓓老师集中了大量精力在工作与科研之中,用自己的智慧为抗疫作贡献。

上午、下午写作,晚上看看外媒新闻,搜集动态信息,这是汤蓓老师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状态。她笑称,除了运动不够,自己的作息非常规律,生活方式很健康。而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要去平衡自己的精力,做长期的打算,而不是一场冲刺的短跑。”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汤蓓老师还接到了不少约稿。在自己撰写的英文评论文章中,她始终强调国际通力合作、并肩作战的重要性。这与她自己的学术研究一脉相承,即国家究竟应该怎么样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应对共同的挑战。“如果我们了解国际卫生合作的历史,你就可以预见,很多国家想简单地通过断航来寻求自己国家的独立的安全是根本不现实的。因为疾病存在潜伏期,边境筛查是会有漏洞的。所以,在边境管理之外,还需要有国内的充分准备和国际上的协调。”汤蓓说,这场疫情从一开始就可以判断出是一个国际问题,而不仅仅是中国或是武汉的问题。如果管控不好,将会产生强烈的国际影响。

 

汤蓓老师疫情期间发表的部分评论文章:

□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汤蓓: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而现在的话,形势就更加明白了。”汤蓓老师提到了国际疫情防控中的“短板效应”——国际社会的防控程度并不是取决于实施最严格控制的国家,而其实是取决于那些防控最差的、公共卫生体系最脆弱、准备最不充分的国家的应对水平。因而,当她听到一些国家所谓“群体免疫”的的观点时,不禁感到有些失望。“在传染性疾病面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一个国家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不仅仅影响本国,也会影响其他国家。”

汤蓓老师认为,此次中国通过严防严控的措施把国内的疫情控制在了比较稳定的状态,而目前却面临着很大的“倒灌”压力。纵观全球多国的抗疫表现,她表示,现在的全球治理的结构依然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其实中国严防严控的措施其实是考虑到我们国家政策的外部影响的。但是很多的发达国家,像美国也好,英国也好,他们制定政策的时候很少会去考虑国内的政策会对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非洲地区或者说一些更加脆弱的国家的卫生体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一些因素是缺失的。”

汤蓓老师将之归结为既有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在卫生领域得到的反映或是放大。“所以全球治理的体系中,如何让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有国际责任感与全球的意识,这应该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在人类命运联系愈加紧密的当下,汤蓓老师始终在思考,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更好地应对风险,为全球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到个人层面,她认为日常卫生习惯的改善十分重要,且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时,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的自我约束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对于国家而言,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的运作,甚至可能对一些国家的政治发展前景产生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不能将公共卫生问题视为低级政治或是技术性议题,而应将健康的视角融入所有的政策。此外,针对卫生治理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且不能仅仅存在于卫生部门本身,而应该所有部门联动。而这就要求国家事先对社会经济、各种制度结构当中存在的空隙以及危机发生时社会可能运作不顺畅的种种问题做出提前预判。“这也意味着改善我们当前的发展模式,尽量消除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以及不同阶层在公共卫生获取的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而在国际层面上,汤蓓老师不由赞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在此次疫情的发展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证明。“我们要进一步地去树立这种观念。中国一方面要不停推动,另一方面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去证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也愿意和其他国家携手来对抗这样的共同威胁。”

亲历慕安会:国际舞台 全球视野 

2月14日-15日,汤蓓老师作为中国学者的代表之一参加了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这一国际安全政策高端论坛并发言,参与了一场跨国跨界的头脑风暴。回想起这次特别的经历,她笑称自己能去参加这次会议简直不可思议。“从一开始推荐到后来帮我去申请签证,没有学校的支持是不可能成行的。”汤蓓觉得这并不是自己个人的行为,背后少不了学校的鼓励与帮助。

此次会议的参与者包括近40位国家元首以及过百位外长、防长,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制药企业代表。与这个政策领域中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在一起分享交流,这段不一般的经历让汤蓓老师印象深刻。“在一个圆桌上面,大家可以共同去分享自己对重要问题的理解,提供各自的解决方案。我觉得挺有那种所谓的全球治理的感觉的。”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方国家对于很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危机感和提前一步行动的紧迫感。“我们看到现实政治当中似乎美国、欧洲政府的行动都有点拖延和迟缓,但是在专业的领域当中,他们还确实拥有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参与的视角。”

在和学者们私下进行的交流中,汤蓓老师表示,大家提及较多的话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她在交流中感受到,西方人看待中国发生的一切的时候所运用的独特的解释框架,以及从“人权”“政治体制”等角度进行的解读与当时外媒宣传的叙事框架非常吻合。此外,让汤蓓感到惊讶的是一些学者对于疫情的轻视以及对中国抗疫举措的误解。当时在中国,各省启动了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武汉“封城”,大量密切接触病例被隔离观察,两周内新医院拔地而起……这些举措在人类防疫历史上都十分少见。而依然有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此次疫情不过是或大或小的一场流感。“他们对中国本身存在一些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了他们对防控措施的一些误解和误读。”汤蓓说, “所以我跟他们解释,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所采取的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为了中国人民,其实也是为世界上赢取抗疫时间的。”

在汤蓓老师看来,这样的一种误解或是偏见、对抗都很难通过一次的交流彻底地去消除,而确实需要双方长时间的磨合。“真的是要能够接受一个共存共生的状态,才能够去更好地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事情,比方说新冠疫情。”

此外,此次盛大的国际交流活动也让她更加感受到外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更多地了解你,接受你,语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你不可能去指望西方媒体或是西方政策研究者大量地去阅读中文材料。他们还是会从英文的媒介上去选择信息。”汤蓓老师认为,在这方面,上外的学子有非常好的语言基础,“很多学生的语言能力远在我之上”。

用外语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传递中国的声音和智慧,汤蓓对上外学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她也对上外学子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习语言的同时把专业带入。选择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然后以一种做研究的心态去找资料,阅读资料,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对语言能力的实际应用。这一点对于高年级特别是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只是一般性地、浅尝辄止地去学习语言。”不要自说自话,多去想想对方想要了解什么。加强外语沟通能力,更需要多考虑一下对方,多去想想对方想了解什么,用对方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更加有技巧地传递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的作用。“我觉得这一点,其实不管是在任何的沟通中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去考虑到对方。”

治学:开阔严谨为基石 生命关怀为底色 

汤蓓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国际组织和全球卫生治理研究。本科时老师的一句话让她至今难忘——现实主义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更多地是悲观的,重复性的,但是站在制度主义的角度,国际关系是有进步的可能。这深深触动了她。“我觉得人类社会应该是不断进步的。”这种共鸣让汤蓓对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产生了兴趣。

而真正踏入全球卫生治理这一领域,则是在她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后。起初,她对于自己要选择的研究方向感到迷茫,但经历2003年的“非典”疫情之后,她隐隐觉得传染性疾病的治理问题其实大有学问,并很快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在汤蓓看来,全球卫生治理领域里的知识与生活更接近,包含着一种对于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关怀。

2014年,汤蓓老师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深造。期间,让她颇有感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本真相处,以及人性中最朴素的共同点。她的房东太太是一位睿智勤劳的女性,除了给予她许多生活上的帮助,更让她深切感受到普通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并无两样,都非常重视家庭,努力工作,来让生活变得更好。汤蓓老师深深被这种世界共通的情怀打动:“当国际关系这种宏大的叙事落在个体或是人际层面上时,你其实可以发现,我们永远都会存在共同性,永远都存在沟通和合作的基础。

求学期间,汤蓓老师还在两位导师的影响下对于治学的“开阔”与“严谨”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受益至今。她的硕士生导师以身作则,告诉她开卷有益,读书当涉猎广泛。如今她虽然深耕传染病治理领域,但她认为阅读绝不应止步于此,其他领域的书籍都会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所启发。她的博士生导师则为她树立起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那就是做任何一项研究都应弄清事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合理论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了我很好的训练。所以不管是研究全球卫生治理,还是未来去扩展其他的研究领域,这两点都可以铺垫一个很好的学术基础。”在良师的悉心指引下,她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一直坚持精进探索。从关注国际制度的设计到美国在全球艾滋病问题上的对外政策,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秘书处运作方式,汤蓓老师逐渐认识到,国际关系除了国家之间的博弈外,国际组织中的卫生官员对于决策制定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而此次新冠疫情让她又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除了国家这样传统的行为者之外,很多的非国家行为体,比如制药企业、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对我们传统的国际关系体系来说,其实是一种结构性、颠覆性的新发展趋势。

教学:夯实学科基础,关照国家现实 

汤蓓老师目前任教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要开设分别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全球治理》及《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两门课程。

汤蓓老师介绍说,她一直将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作为《全球治理》这门课程的重要的议题来介绍。每一年上到这里,她都会问学生对于2003年SARS疫情的印象。“学生当时的年龄都很小,都几乎都是没有任何记忆的。”她笑称,每每自己讲到当时社会气氛,学生们其实都没有太多直观的体验,“但是我相信这次疫情之后,大家再讲到全球卫生治理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定紧张起来,会更加地去关心这个议题。”之后再上这门课,她会更多地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社会的整体反应与应对方案,通过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们对理论本身的了解。

而《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这门课是汤蓓老师本身的兴趣所在,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在疫情发生的过程当中,有不同的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那么你怎么样去判断?如果你认为他的观点和你不一样,他的观点建立在什么前提之上?如果你认为他是错误的,你想要怎么样去反驳或者说服别人?其实这里面都涉及到很多研究设计当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汤蓓老师相信,对于学生而言,熟悉了全球治理的整个体系之后再看今天的疫情,就会发现许多状况都有着“历史的回响”。了解了根源之后再看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可以多一份理解,明白未来努力的方向。而如果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无论是看待疫情本身还是日后出现的其他危机,都可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更加理性地思考,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作为一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汤蓓老师认为此次疫情为上外和其他中国高校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首先是要有多样化的研究。她认为,此次疫情中上外众多出彩之处正是得益于此。“比方说关于国际疫情的多语种信息的搜集,从国际关系角度进行的分析,还有新闻传播领域的舆情分析,以及其他学科都有自己的声音和角色在那里。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很令人振奋的一个消息。”

其次,高校应该夯实学科基础,关注国家现实。汤蓓老师表示,此次疫情启发我们应该带着问题意识,关注国家和社会当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发挥自己原有的特长。

“对于上外而言,语言能力、文学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以及越来越好的复合型学科都是我们的传统优势。这种优势是一定要巩固好的。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结合国家和人民的重大的关切,最大化地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的话我觉得是有一个学术上的可持续的、比较好的的发展方向。”

在自己课程的内容安排上,汤蓓老师也是如此:“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这些首先是课程传授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利用已有的知识,然后去分析当前的现实。”

汤蓓老师一直记得导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更可贵的精神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而这,也是汤蓓老师自己治学道路的写照。


上一篇:我校国关学院俞祖成副教授入选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建议名单
下一篇: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获得三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 2015 《国际观察》编辑部   沪ICP备05051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