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及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的独特价值
作者:潘忠岐
关键词:
“势”; “力”; 国际政治; 中国外交;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用"势"的概念来诠释物或人因权力、地位、格局和发展趋向等因素而生发出原本没有或相对于他者更强的变革能力的特性。虽然"势"的涵义与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力"的概念最为接近,但"势"并不完全等同于"力"。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势""力"相悖和"势""力"错位的情形。如果说"力"使国家能够在国际政治中作为独立行为体行事,那么"势"则决定国家的行为取向。"势"与"力"是否相称、能否相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对待现行世界秩序的基本态度。国家间的"势"对比跟"力"对比一道决定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稳定性。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贵"势"不贵"力",提出了系统的用"势"之道。其中,"度势""随势"和"谋势"最为重要,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势"作为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极具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思维,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活生命力,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缺失。
上一篇:“权力政治论”还是“共生机遇论”?——与金应忠教授关于战略逻辑的对话
下一篇:孔子外交思想的当代研究